索  引: 330824-002-070200-2013-0005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责任部门: 发改局 生成日期: 2013年03月01日
名  称: 关于开化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  号: 责任科室: 综合科
内容概述:
  
关于开化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开化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年2月9日在开化县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开化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开化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以书面形式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剧烈动荡、国内宏观政策趋紧、物价高位运行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见表1)。

表1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  标  名  称

2011年计划

2011年实绩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82

13

82.26

10.2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10.4

4

11.15

3.9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43

16

41.57

9.7

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

35.5

18

33.99

12.7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28.6

11

29.54

13.4

二、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5.2

16

46.93

20.4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7.4

15

38.47

18.3

四、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12200

15

13011

23

其中:自营出口额(万美元)

8600

15

8987

20.5

五、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4.3

11

4.34

12.9

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7100

9

17518

11.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8200

11

8583

16

七、城镇登记失业率(%)

4以内

3.60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2900

4518

八、人口自然增长率(‰)

5.7以内

4.96

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进出口额为海关口径;人口自然增长率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1、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5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41.57亿元,增长9.7%,其中工业增加值33.99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9.54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6︰50.5︰35.9,其中三产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出台并落实加快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的奖扶政策,现代农业园区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被列入第一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点,生态农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油茶项目列入国家级试点,新建油茶良种基地3500亩、油茶低改11153亩。实施毛竹低改10116亩。建立极品龙顶示范园1923亩,全年茶叶总产量1.2万吨、产值5.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650吨、产值4.12亿元,“开化龙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开化龙顶”名茶蝉联浙江省十大名茶。新建山地蔬菜基地3800亩。建成省级何田清水鱼现代渔业园区,以及清水龙虾、娃娃鱼等多个渔业示范园区,在东阳、诸暨建立开化清水鱼配送中心,新增清水鱼养殖面积300亩,实现总产量1460吨、产值4100多万元,“京鹏”开化清水鱼荣获农博会金奖。食用菌产业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战略,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扩大栽培规模,全年食用菌栽培总量1.57亿袋,实现销售收入5.49亿元,菇农获利3.85亿元,效益创近十年新高。农田水利建设有序开展,解决2.71万饮用水不安全人口;完成王坞、大坞、白渡、团结等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固干堤和小流域堤防7公里,治理中小河流7.6公里;整治13座病险山塘,改造渠道38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全面完成2010年特大洪灾水毁修复工程。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来料加工业工厂化、规模化发展,新增经纪人106人,从业人数达到3.55万人,发放来料加工费3.62亿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518元和8583元,增长11.7%和16%,增幅分别高于预期目标2.7个和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在逆境中保持增长。过去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继续发酵,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滑,工业生产成本全面上升,企业资金周转紧张,光伏企业基本处于停工状态,工业经济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困难,全县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进一步完善“3+5”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各类考核、激励和服务机制,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建设,加强产业招商,强力推进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开展“进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设立4000万元企业应急专项资金;出台《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政策》,切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出台《关于调整开化县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工业用地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64家规模企业完成产值82.88亿元,增长22.5%;实现新产品产值14.44亿元,增长12.0%,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7.9%;工业用电量达到4.40亿度,增长1.9%;规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9.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350.77分,比衢州市得分高出14.94分。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用创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务实的举措,推动全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建立旅游惠民年卡制度,精心承办中华美学学会2011年会,认真举办中国根博园之旅推介会,积极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半径进一步拓展。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被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钱江源省级湿地公园正式建立,浙西博物馆开馆,开化国际大酒店、南湖旅游综合开发和根博园三期等旅游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8.13%和28%。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完成房地产投资4.63亿元,增长31.4%。创新“守信企业联保贷款平台”,破解个私企业融资难题。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94.88亿元和66.94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11.71亿元和8.21亿元。

    2、三大需求协调拉动,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搞活流通促进消费政策落实到位,市场消费持续活跃;进出口稳定增长。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态势明显。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93亿元,增长20.4%,高于预期目标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9.1亿元,增长38.9%。继续推行重点项目计划管理制度、领导联系项目制度、项目动态监测制度,项目建设有序推进。70个重点项目开工65个,完成年度计划项目41个,其中27个项目完工。落实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出台《开化县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资金总额控制在1000万元,实行“总额控制、滚存使用、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激发全县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积极性。招商引资成效突出,新引进57个项目,总投资30.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全年到位县外资金18亿元,增长9.1%。

     消费市场保持活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7亿元,增长18.3%。其中,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9亿元,增长23%;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2.58亿元,增长17.5%。积极引进各类中介机构,金融、保险、邮政、通讯等中介机构日趋完善。强化市场整治工作及加强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居民消费安全。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进出口保持增长。2011年,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给我县出口带来严峻挑战。全年仍完成进出口总额13011万美元,增长23%,高于预期目标8个百分点。其中,自营出口额8987万美元,增长20.5%,高于预期目标5.5个百分点。元通、合成、万向硅峰、华康、宝纳制茶等重点企业出口形势良好;万向硅峰、金西园、矽盛、鼎正等重点进口企业进口额较大。

     3、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坚定走“小县大城”新型城市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桃溪路延伸、芹南路综合改造项目基本完成,205国道与黄衢南高速连接线、岙滩至大棚坞脱贫小区道路连接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就绪。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南湖公园、望江小区综合改造等城市景观工程建设。强化垃圾袋装化管理,加密完善城区治安监控网点,优化设置城市道路单行线,公安交通指挥系统投入运行,城市管理日趋规范有序。园区公交专线开通运营,“一城三区”加快融合。出台整村搬迁与退宅还耕政策,全面启动东城等5个县级脱贫小区建设,促进人口集聚。

    “生态乡村”建设全面启动。按照“建生态乡村、享品质生活”的要求,以“六化促六美”为工作思路,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出台加快生态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具有开化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7个中心村建设全面启动,完成60个整治村、62个整治提升村、80个清洁工程村工程,通过沿线成片推进村庄整治,“一线二环”内的大部分村庄环境美化、卫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建立河道采砂制砂联席会议制度,在马金溪流域设置禁采区、限采区,河道管理进一步规范。

     生态建设再上台阶。深入开展“5·5生态日”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全民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意识不断提高。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行动,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实施钱江源水土保持示范区工程,综合整治河道24公里,绿化河道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47平方公里。《森林开化建设总体规划》顺利通过省级评审,成为全省首个落实《森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的县级林业建设总体规划。被国家环保部正式授予“国家生态县”称号,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称号。

     4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谐程度进一步提升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民生事业加快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完成瑞园外校收购与北门小学搬迁工作,天地外校新建、园区小学扩建项目顺利完工,华埠初中迁建项目前期工作如期推进,职业教育继续加强。建立“三托管、三提升”医疗托管新模式与“新型工分评定”绩效考核机制,主要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县第一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如期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开化香火草龙”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金镇、苏庄镇荣膺“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特色文化建设再上台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完成县城城区和华埠集镇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有序推进。《都市快报》对开化新闻的援助、扶贫,主动对接浙江电视台,开展“让开化飞”第三届新农村冲击播电视助推系列活动,县域知名度和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发布《“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制定科技创新扶持政策,首次开展“科技创新突出贡献者”和“科技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瑞达塑胶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创新载体,硅宏电子建立浙工大专家工作站,科技兴县氛围日益浓厚。成功承办全国女子排球大奖赛开化赛区比赛,开化籍运动员毛晨获得第37届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三项冠军,成为我县体坛继占旭刚之后走向世界的第二人。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保障性住房年度计划。落实第三轮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消零,开办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班52期、3691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全县参保人数16.06万人,参保率达92.66%。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将“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维护劳动者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不断满足群众公积金购房贷款需求。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计划指标均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过去的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主要原因是:1、工业经济增速回落一是由于2010年基数较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内外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我县工业经济于2009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走好,2010年在光伏产业全面回暖的带动下,工业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形成了较高的同比基数。二是由于生产成本高启。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其中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增幅较大,造成企业利税总额下降,工业增加值率较往年低2个百分点左右。三是由于光伏产业低迷。2010年以来我县光伏产业产能扩张过快,2011年爆发的欧债危机使光伏产品主要市场—欧洲国家需求急剧下降,光伏产业产量、价格“双降”,从二季度开始县内光伏企业基本停产。2、建筑业增加值下降。2011年我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59亿元,比上年下降2.7%。原因,一是我县投资结构以工业投资为主(占62%),工业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设备投资(尤其是光伏产业),从中不能体现建筑业增加值。二是2011年我县基础设施投资增幅不快,而基础设施投资较能反映建筑业增加值。三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收紧银根,国内投资增幅趋缓,县内建筑企业在县外施工量有所下降。3、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改变。今年开始国家执行严格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下算一级”制度,省、市、县级的国内生产总值均由上一级统计部门进行核算,与往年的事先自主上报方法发生重大变化,县级统计部门自身没有调控余地。

    (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

     2011年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在县人大的有效监督下,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机制,适时开展重点项目“双百攻坚”活动,加快推进项目实施进度。55个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中,6个项目完工、31个项目完成年度计划、6个项目未开工,完成投资9.3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89.1%。从项目分类看:

   1、农村发展类

   20个项目全部开工,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其中,村庄景观林带项目完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特色农业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龙顶茶产业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等19个项目完成年度计划。

    2、城市建设类

    9个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占年度计划47.3%。其中,大棚坞征地和地基平整、岙滩旧村周边填方2个项目完工;桃溪路延伸、芹南路改造、污水处理厂生化池建设、岙滩至大棚坞脱贫小区道路连接线等项目在建设中。

    3、工业平台类

    8个项目完成投资2.55亿元,占年度计划94.7%。其中,城关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完善、华埠工业功能区一期道路建设2个项目完工;工业园区生活服务配套、城关工业功能区二期基础设施、池淮镇工业功能区、马金镇工业功能区、华埠镇华锋民工公寓等5个项目完成年度计划;城关工业功能区三期项目在实施中。

    4、公共服务类

    18个项目完成投资3.08亿元,占年度计划86.5%。其中,北门小学迁建项目完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衢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开化分中心、城关镇东城小区、乡镇文化设施、第一人民医院新建(一期)等7个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拆迁安置房、公共租赁房、福利院新建项目一期、华埠初中迁建、车辆管理中心、池淮镇星口小区、马金镇后山小区、旅游产业扶持等项目在建设中。

2011年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总体良好,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前期工作不到位、政策处理难、上级政策及审批影响延缓开工,等等。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目标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周边县(市、区)发展态势和我县的现实基础,就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表2):

 

表2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指  标  名  称

2011年实绩

2012年计划

绝对值

预期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82.26

92.6

10以上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11.15

11.6

4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41.57

46.6

12

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

34.8

39.7

14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29.57

33.1

12

二、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6.93

54.4

16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8.47

44.2

15

四、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13011

15300

18

其中:自营出口额(万美元)

8987

10600

18

五、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4.34

4.77

10

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7518

19270

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8583

9441

10

七、城镇登记失业率(%)

3.60

4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4518

2900

八、人口自然增长率(‰)

4.96

5.08

现对有关预期目标作重点说明:

    提出2012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考虑:一是立足县域实际,目前我县一产发展平稳,三产有加快发展趋势,工业经济由于光伏产业处于低谷仍不容乐观。二是与“十二五”规划目标基本衔接,努力推动“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三是综合考虑国家、省、市层面提出的发展目标,并与周边县(市、区)目标基本平衡。四是有利于增强全县上下的发展信心。

    (一)关于地区生产总值的预期目标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0%以上,分三次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随着近几年国家持续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我县农业发展逐步进入基地化、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新阶段。随着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省“三年特扶”特色产业项目、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等一批农业项目的加快实施,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抗灾防险能力的进一步增强,预计食用菌、茶叶等特色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同时蔬菜、畜禽、绿化苗木等产业将加快发展,农业效益进一步提升。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从投入看,去年我县工业投资达29.1亿元,根据往年工业投入产出比平均水平(1︰2),并考虑到去年投入的主要是光伏产业,产出受市场影响较大,保守预计今年新增工业产值35亿元以上,全年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60亿元。从主导产业看,光伏产业受国际市场深度影响,今年仍将处于市场低谷,暂时看不到回暖迹象,预计产值将比去年有所下降;有机硅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仍将保持一定增长;机械电子行业受创亿、创佳公司上市步伐加快的带动,预期增长较大;绿色食品加工行业中的华康药业公司预计2012年产值将翻一翻;新光源、精细化工、竹木制品加工及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也将保持平稳增长。建筑业在杭新景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房地产新开发楼盘建设、各类保障房建设、工业平台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下,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近年来,我县旅游业投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水平都将大幅提升,旅游业将进入加快发展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加;服务业相关鼓励扶持政策的落实,将有效促进服务业较快发展。同时,随着“钱江源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的实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金融、商贸、餐饮住宿、运输、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将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二)关于三大需求的预期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2012年确保投资稳定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仍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从目前安排的2012年“四大工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汇总情况分析:一是从农业投资看,预计将投资0.85亿元;二是从工业投资看,目前预安排重点工业投资项目64个,总投资3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1.4亿元;三是从基础设施投资看,预计投资13.8亿元,杭新景高速公路开化段、黄衢南高速开化互通与205国道连接线公路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全面实施,将成今年投资的重要支撑;四是从服务业投资看,预计投资4.3亿元,南湖旅游综合开发、开化根雕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将加快实施;五是从社会事业投资看,预计投资7.9亿元;六是从房地产投资看,近两年招拍挂出去的房地产楼盘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支撑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预计今年投资可达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经济较快发展带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升,为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旅游业及其它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以及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促进了居民消费的较快增长。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保持稳定增长,预期有15%的增幅。

    进出口总额及自营出口额完成市下达目标。从出口看,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继续发酵、国际市场需求回落、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贸易摩擦,以及我县重点出口企业——华和五金公司受反倾销影响出口额将大幅下降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全县自营出口额增长幅度有限,预期仅有个位数增长。从进口看,我县进口产品主要是多晶硅原料及光伏生产设备,今年因光伏产业低迷及产品价格低,预计进口额将大幅下降,全年进出口形势相当严峻。为此,要充分挖掘潜力,完善出口企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着力提升出口商品竞争力。

    (三)关于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县域经济基础,要着力开源节流,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切实增强地方财政实力。今年地方财政增收因素主要有:创亿、创佳公司上市工作的加快推进、杭新景高速公路开化段全面开工建设,以及耕地占用税、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的预期增收等。与此同时,也存在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政策性下调,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光伏产业处于低谷等减收因素。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农家乐、来料加工等的培育和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特扶”项目的实施和农民转移就业力度的加大,优化了农民的收入结构;工业量、质的同步提升和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就业岗位和较高的收入。

    (四)关于人口、就业的预期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08‰以内。主要根据全县人口现有框架,以及市发改委和人口计生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下达2012年人口计划和2013年人口框架计划的通知》(衢市发改发[2011]81号)文件精神确定。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900个。县域经济平稳增长为就业提供了有利环境,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今年将继续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预期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9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三、2012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一)“四大工程”项目计划

     2012年“四大工程”项目安排突出以下四个重点:一是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优先安排事关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项目;二是“必需、可行、前期到位”,企业投资项目须在一季度前完成备案和决策咨询,政府投资项目必须在上半年完成初步设计审批;三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保续建项目、保特扶项目、保民生项目”;四是企业投资的产业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原则上要求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类项目原则上要求当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生态建设工程、公共服务工程类项目原则上要求当年计划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全年初步安排“四大工程”项目67个,总投资112.4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8.25亿元。其中,产业提升项目19个,总投资27.4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3.45亿元;基础设施项目15个,总投资67.1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4.52亿元;生态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2.9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63亿元;公共服务项目21个,总投资14.91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64亿元。

    1、产业提升工程

     主要围绕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一批自主创新、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产业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等产业类项目。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继续加大工业投入,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总量的扩大,着力推进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扩建合成2万吨/年甲基氯硅烷单体副产物综合利用工程;续建合成3万吨/年甲基氯硅烷单体副产物综合利用后续工程、赛嘉年产50兆瓦太阳能晶体硅片及5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新建项目;新建胡涂硅年产5000吨有机硅保护剂项目。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项目。新建纳特鑫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00万只PZS-P1防松螺母(偏心式自锁螺母)、思旺纺织年产1500万米仿真化纤、浙江正通铝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精度铝合金锭(棒)生产线新建、浙江如歌印刷有限公司出版印刷贴花纸印刷、瑞达塑胶年产15000吨氨基造粒料等项目;续建兴达年产2万吨食品级活性炭技改、千叶年产1600万米高纺真化纤面料、双佳胶带有限公司年产80万件封缄胶带、正荣年产2000吨月桂烯和10000吨松节油精馏生产线、祥盛磁业年产600吨钕铁硼永磁材料、建科电子年产30万平米电子板等项目。

    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发展项目。实施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项目;续建开化国际大酒店、南湖旅游综合开发、根雕文化产业园(三期)项目。

    2、基础设施工程

    主要围绕改善发展硬环境、改变城乡面貌,进一步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完成开化城关(独山)至江西(白沙关)省际公路改建工程、岙滩至大棚坞脱贫小区道路连接线工程;顺利推进杭新景高速公路开化段、黄衢南高速开化互通与205国道连接线公路、黄衢南连接线城东段加宽及市政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

    加快旧城改造和工业平台建设。实施县客运南站重建工程,完成电影院片区旧城改造工程征收工作,完成城关、马金、池淮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加快电网及中低产田改造等建设。实施110千伏马金输变电工程、配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完成村头底本山区中低产田改造、马金水资源综合利用及霞山水电站等项目。

    3、生态建设工程

    主要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县建设,着力推进一批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项目,着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力争在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成效。

   加大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实施生态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厂生化池、马金生态集镇建设、池淮溪治理一期、解放南路污水干管及道路改造、森林生态博览园基础设施建设、晶耀电子日清洗20吨单多晶料新建等工程。

    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清水鱼产业化、瑶坑水库除险加固、齐溪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工程。

    4、公共服务工程

     主要立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平衡问题,推进卫生、教育、文化设施及下山脱贫设施等公共工程建设。

加大住房保障和社会救助力度。续建、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包括东城脱贫小区、民工公寓、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拆迁安置房等;完成县福利院新建一期工程,新建、扩建城关、苏庄、齐溪、塘坞四个乡镇敬老院。

     加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第一人民医院新建工程;加快学前、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实施实验幼儿园迁建、华埠初中迁建等工程。

    加大防灾减灾、残疾人工程建设力度。实施“1101”工程及城市档案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程。

加大其他公共服务建设力度。实施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开化分中心、车辆管理中心、农资配送中心及连锁网点、芹南农贸市场建设等工程。

    (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计划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安排重点把握“借用、慎用、选用、实用”的基本导向,全年初步安排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48个,总投资26.0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1.45亿元。其中,农村发展类项目13个,总投资3.8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31亿元;城市建设类项目8个,总投资7.1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42亿元;工业平台类项目7个,总投资5.1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70亿元;公共服务类项目20个,总投资9.9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5.02亿元。

     1、农村发展类

     主要安排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及农村环境改善等方面的项目。实施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特色农业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最低生活保障提标扩面、结对帮扶、龙顶茶产业提升、清水鱼产业发展、来料加工场所建设、来料加工专业村和经纪人培育、中心村培育、村庄整治建设、沿线成片提升等项目。

    2、城市建设类

    主要安排旧城改造、交通建设方面的项目。继续实施污水处理厂生化池建设、电影院片区旧城改造、岙滩至大棚坞脱贫小区道路连接线、岙滩村迁建、开化城关(独山)至江西(白沙关)省际公路改建等工程;实施解放南路污水干管及道路改造、黄衢南高速开化互通与205国道连接线、黄衢南连接线城东段加宽及市政配套等工程。

    3、工业平台类

    主要安排加快工业平台建设的项目。继续实施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功能区(二期)基础设施、城关工业功能区三期基础设施、园区民工公寓、池淮镇工业功能区、马金镇工业功能区、华埠镇华锋民工公寓等项目。

     4、公共服务类

     主要安排住房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项目。继续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民工公寓等项目;加快实施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第一人民医院新建(一期)、华埠初中迁建、县车辆管理中心等一批续建项目;实施村头镇等四家卫生院改扩建、实验幼儿园迁建、“1101”工程及城市档案馆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建设、华埠至马金沿线景观营造、旅游产业扶持政策、乡镇文化设施建设等工程。

     今年,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和繁重,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提高项目报批速度,加大政策处理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土地和资金要素保障。同时,要用足用好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健全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加大项目建设督查力度和考核力度,开展项目建设“互看互学互比”和“项目克难攻坚年”等活动,为我县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新机遇,面临新挑战,更有新期待。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进取,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附  件:


| 联系我们 | 访问统计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隐私声明 | 设为首页  |
开化县人民政府主办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开化县电子政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 浙ICP备040013 建议IE5.5,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